家裝設計師譚躍勇:小而美,造就不平凡
今天來到彩虹對話欄目的設計師,是一位家裝設計師,擅長極簡和后工業風格,他認為,太多時候我們都過分的表現大局,容易忽視因小而美的細節,相信未來的設計趨勢必然是小而美,同時將以一種無風格無款式卻又極具舒適性的自然手法來體現;讓我們來聽聽他是怎么說的,掌聲有請:譚躍勇。
彩虹小編:能簡單談談從您入行至今的經歷嗎?
譚躍勇:嗯!在這行摸爬滾打五六年了;經歷嘛,總結起來就是兩個心字吧:一個耐心、 一個細心;
彩虹小編:現在是自己創業嗎?
譚躍勇:沒有!但是有這個打算;
彩虹小編:是近期計劃嗎?
譚躍勇:未來3-5年的計劃;
彩虹小編:入行這么久,您比較擅長的風格是?
譚躍勇:我主要是做室內裝飾方面,比較擅長極簡和后工業風格;

彩虹小編:您是怎么理解這個專業呢?
譚躍勇:呵呵!入行容易,出行難,我只是才開始走上路;
彩虹小編:每一行都不容易;都是路漫漫其修遠兮;
譚躍勇:嗯,可能前幾年我還不這么認為,兩年前你要是問我!我會告訴你我很牛!圖畫的好, 設計做的不錯,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,我感覺自己知道的還太少,越做的久就越覺得缺的東西多,做好容易,做到極致是很不容易的,能做到的是鳳毛麟角;
彩虹小編:是的,那極簡和后工業風格,兩個風格具體表現怎么樣呢?
譚躍勇:極簡在我眼里不是簡單,而是復制中的簡單,簡單點說,我打個比喻,我們大多數人都渴望開寶馬、住洋房,但是真正做到這些的人卻喜歡騎自行車,住磚房或者木房;從普通到華麗再到普通,我感覺后面的普通是有故事有文化的;

彩虹小編:那后工業風格怎么理解呢?
譚躍勇:后工業嘛,更好理解,這是個情懷,是我們對過去的情懷,比如我小時候看到的風車、縫紉機、帶紅星的帽子和書包,這都是懷舊。但是設計領域的話,具體體現這方面情懷的是后工業那種古樸感、厚重感,應用在家庭設計方面讓人感覺和自己小時候在家里的感覺差不多,用在工裝方面的主要是體驗厚重感和質感,讓人心里踏實;
彩虹小編:小編覺得,后工業風格比較具象一點,極簡比較抽象,在設計里具體怎么體現呢?
譚躍勇:一張椅子有四條腿,但是在極簡里面這四條腿比你想象的要小,要精細,這就是極簡,是小而美!又能體現出整體感,我們這代年輕的人都比較喜歡,家里面的極簡是:所有的家具家紡及裝修都是小而美的;

彩虹小編:這也是您的設計觀吧;
譚躍勇:嗯!但是目前我還做不到,還在路上;
彩虹小編:看您的作品,都是有故事的,您能挑一件您印象深刻的作品談談嗎?
譚躍勇:圖紙現在找不到了,是個1000平的兩層店面,影像深刻:客戶是個東北的爺們,施工到一半的時候破口大罵,說設計的還不如他們那里的泥水師傅,然后脾氣那個火爆啊!和東北人打過交道就知道的,哈哈!后面直接說不管了,做不好的話直接賠全款,當時我還是默默做著,兩個月客戶沒去工地一次,公司墊錢做完,但是結果很美好;他也很有意思的,后面怎樣也不道歉,各種方法地送東西來給我。




(案例展示)
與設計師合作
更多該設計師作品詳情,
(轉載請注明出自愛原物,盜版必究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