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『她接觸的設計主要是鞋包,以女鞋設計經驗最為豐富,其次是休閑運動鞋,男、童鞋少量。服裝方面是圖案設計,大學專業是鞋包類的皮革制品設計,所以涉及箱包設計。面對新到來的變革和未知領域,她兼容吸收,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變身為真正的全能型“設計尸”!讓我們掌聲歡迎J.A秀參加今天的彩虹對話欄目。』
彩虹小編:您能談談近年來市場流行走向怎樣?
J.A秀:
時尚流程——大的環境還是以歐美為主導,T臺走秀、大牌動態、娛樂圈文化都是影響因素。傳統說來,每年流行風都是由西方刮過來,在日韓轉一圈,最后才流入中國(宏觀戲謔一下:國內市場才流行起來的可能就是國外過時的....);此時落戶中國的fashion走向或保持原汁原味,或經歷了各國的文化沉淀而產生質變。當然,隨著文化交流頻繁和網絡發達,個別國人也能采摘到西方流行趨勢的第一手資料,以致能搶先他國將最新fashion以原有新鮮度引進國內。但是,但是,前面扯了這么大段做鋪墊,大家也能猜到我接下來要表達什么——“引進”絕非單純的“發揚”,而是為了“仿“。說到國內“仿”的歷史,那是由來已久呢……做過這行的我再清楚不過,國內的流行走向都是市場品牌競爭之間“同質化”的表現,我們先仿的是國外,然后大小品牌們再加工、再互仿……如此惡性循環著。
新生力量——但是這些年間,我發現還有一些不同群體的存在,也許是受政策、創業環境、電商環境的影響,不少原創品牌如雨后春筍破土而出,甚至還有眾籌計劃的開展,我能感覺到,原創的新生力量比過去強了太多,借助電商這樣的平臺,他們可以更有力地發聲、PK線下傳統品牌...額外提一點,現在的市場走向也跟人口結構掛鉤,傳統企業曾經服務的客戶會被8090取代,這幾代人是帶動市場趨勢的力量,所以有時老一輩會嘮叨一句:越來越看不懂現在年輕人的時尚,想來也難怪了呢!
流行元素——風格上,運動休閑風格延續發展,無論外觀造型還是功能設計,都會有一些新的突破和嘗試;老搭檔—金屬元素值得注目,不僅是適用于女鞋也會在運動休閑款上有所體現;女鞋方面,闊型跟將成為一種趨勢,經典又好穿~有些品牌還會在粗跟上加以點綴飾物,一旦有獨特的設計款出來,相信會吸引到大眾眼球~

彩虹小編:那么您覺得在當前的形式下,中國設計界要如何發展與創新呢?
J.A秀:
創新——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。我認為,主觀層次上的創新源于創造力、動機和實踐能力,三者缺一不可:比如有一個以環保為主題的鞋履品牌,創始人本身動機是廢物利用,然后她將個人創造力發揮在了廢紙原料上,那些廢紙經過加工成為了編條,最終編織出一款款美麗而獨特的單鞋,后來還打開了市場,很受環保人士、追新人士的歡迎。這么一個過程就是設計師本人動機+創造+實踐(主觀能動性)來完成的。此外還有客觀因素制約創新,諸如大環境影響、機遇、經濟條件等等。綜上所述,你若一心想創新,想與眾不同,沒人攔得了你,主觀層次上達標了卻在客觀因素上失敗,這也很常見和理解,好比我們這些給人打工的設計尸,真正依靠自己創新的機會就很少,產品實用性、接受度和成本等等都是制約,更難受的是還要受利益的驅使去模仿......除非你就是boss,你可以為自己拍板。PS:這里順帶膜拜一下創業成功的原創大師們...另外,想更好的創新,還需要具備一雙不受干擾便能發現“美”的慧眼~=w=多欣賞他人的作品是可以提升個人美感的,沒準一個細節就能激發你的靈感,只要拿捏有度而不是一味抄襲,也不是失為創新。說到抄襲,主觀上有無意與惡意之分,輕微的沾邊可算是借鑒吧,中國在版權保護方面略弱,還應多向他國學習。
發展——一直以來,中國的設計地位在國際上都偏低~~不談工業設計,就我熟知的時尚產業來說,能站在國外設計圈里名聲大噪的中國人都是鳳毛麟角。國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,創新這點是必不可少,前面已分析過。其次是品牌意識需要強化,向成功者們多多學習如何管理并打造好一個經久不衰的品牌。最后要放開眼界,不要固步自封~設計無國界,想要獲得老外的認可? 那你就不要一味的拘泥在自家的設計圈中,偶爾考慮下老外(國際上)的品味,如何?說個笑話,曾經有篇文報道國人參加歐洲時尚圈活動,其中就指出了中國時尚永遠擺不脫老祖宗的文化遺產...以致老外見了鳳冠霞帔就興奮,見了中國現代裝就無感...也難怪中國設計一直以來那么默默無聞了……有興趣的可以去搜來看,觀點蠻新穎精辟和客觀的。PS:國人也要爭口氣么……別總一味的“崇洋媚外”……如果一款設計能得到十幾億人口的支持,那可就真不得了呢!
網絡——網絡發展對設計影響蠻大滴~大家可以打破地域和語言限制交流并接受各種資訊,提供設計資訊的平臺多到不勝數。多虧了某寶,設計相關的產業鏈被迅速帶動起來...比如較為流行的預定模式、眾籌平臺,拉近了設計與市場的距離,同時還扶持了原創產業;附帶的,也為設計尸們提供了多種就業渠道,此處不一一列舉了。最后,當然要提到彩虹網,國內少見的設計+經紀服務性質平臺,是網絡與設計強強聯合生出來的新型模式,令人拭目以待!

彩虹小編:謝謝您的信賴!您現在在做企業宣傳方面的工作,是否與之前有很大差異?您對自己未來規劃是?
J.A秀:
差異——雖然同為設計領域,但畢竟也是小小的跨界,從產品設計跨到了平面設計/綜合設計(企業CI設計涉及平面宣傳較多,偶有產品設計需求,因此我認為這算是一個偏向于平面的綜合領域吧)也許是剛轉型的緣故,總感覺目前接觸的領域挑戰難度略低于以前的產品設計。在產品設計上,前后期投入精力都很多,不分黑白的加班加點是常事,而且為了將產品精確推向市場,東奔西跑的市調和跑研發都必不可免,相信做過產品設計的都有同感。現在想來,以往夾雜著苦與樂的日子,令人懷念呢。然而,對于由新人成長起來的我來說,那時做產品設計師時的付出與回報往往不成正比,這也成為了我日后想轉型發展的一個開頭。CI設計(企業形象設計+宣傳)是我在完全無意識的狀態下接觸到的,當我了解到所需技能就是美工基礎+美感+相關工作經驗后,就欣然投入了。我從大學起就自學了平面和三維類軟件,一路走來到今天,軟件技能都是一點一滴積累和成長起來的,算不上“師”級也算是過硬吧,縱使跳進新的領域,我發現自己也能一樣如魚得水;區別最大的在于跑腿少了吧(笑)現在交流最頻繁的就是“小蘋果(MAC)”和另一臺PC了……(笑)另外,如今的客戶不是對著采購和市場了,直接對接的是企業/boss,個人工作安排自由而靈活...但是挑戰性也不是絕無,我憑借過硬的設計功底應付得了POP、禮品等,但是迎面而來的還有電商相關等等。所以,我一直處于學習和提升的狀態。產品設計這一老本行,我絕不丟棄;面對新到來的變革和未知領域,我也兼容吸收,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變身為真正的全能型“設計尸”吧!
現在及未來——目前給人家打工的,說白了就是各種接不完的活~比如易拉寶、產品宣傳冊,臺歷設計進行中,內刊雜志磨刀中!= =|||網站構建規劃中。。。某企CI方案規劃中。。。OTZ好吧、請叫我雜家…產品設計上,我更偏重年輕群體,80后90后們都是我的目標;原因:大家年紀相仿,同一時代下長大,我能更好的拿捏產品需求,設計會有方向感;外加自身熱愛動漫,心態不老(自認為)兒童用品也是可觸范圍。CI設計上,我的客戶有大有小,有大小企業也有個人。世事無絕對,目前先穩定在新的工作領域—CI,能學到新知識固然是最好的,試煉自己能否在這個新興領域成長;如果有機會再回到產品設計上,我相信那時的自己會變得更加全能和出色。在我看來,設計一行本不分家,關鍵還在于個人能力,只要一技之長在手,就不會餓死自己 ,呵呵...也曾想過成立工作室、創業之類,不過目前的我更想好好學東西,一步一個腳印慢慢來吧,我是一個隨性的人,一切看機緣。







(J.A秀·案例展示)
與設計師合作
更多該設計師作品詳情,
(轉載請注明出自愛原物,盜版必究)